爱爱爱视频网站_霍思燕三级露全乳照_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_久久久精品国产_国产男男gay网站_综合久久国产九一剧情麻豆_亚洲成人国产综合_亚洲第一区第二区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秀范文 > 初中歷史世界史知識點

初中歷史世界史知識點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11-28 16:14:04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初中歷史世界史知識點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篇1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的是俄羅斯,其次加拿大、美國,中國位居世界第四位。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目前世界上有30多個地區。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亞洲的日本也是發達國家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大部分是二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南”——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

“北”——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也有少數分布在南半球。

10.目前,世界上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1

第六章亞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

3、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東南亞;中國位于東亞,東亞的國家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4、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部(深棕色——粉紅色)海拔較高,四周顏色逐漸由淺黃色到淺綠的顏色——海拔逐漸變低)——亞洲地形的特點:中間高,四周低。

5、能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地名,說出這些地理事物的表現形式: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黑色小三角)、青藏高原(深褐色區域)、西西伯利亞平原(綠色區域)、里海、貝回爾湖、死海(封閉的淺藍色)、阿拉伯半島、馬來群島、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

6、河流分布特點: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主要河流有:長江、黃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畢河、葉尼塞河。

7、亞洲氣候特點: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著,大陸性氣候分布較廣。分析其它大洲氣候特點的方法: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和那種氣候類型分布最廣。季風氣候的特點:夏季高溫,冬季低溫,降水季節變化大,集中于夏秋季節,雨熱同期。

8、按人口排序: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按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序:非洲、南美洲、亞洲、大洋洲、北美洲、歐洲。

10、國家的產業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越高的國家,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起低的國家,經濟越落后,第一產業比重越大。

亞洲經濟差異:東部沿海經注發達,西部內陸經濟較落后,不同的海陸位置經濟發展不同,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不同。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大洲位置(亞洲東部)、緯度位置(經緯度跨度較廣)23°N——46°N、122°E——148°E,日本南北國土狹長,并與經線斜交,使得日本的地理環境更為復雜多樣,跨緯度最廣,南北溫差就大,跨經度廣,東西地方時差就大。

2、地形特點:典型的島國,以四大島(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和3900多個小島組成;國土面積3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口(如神戶、橫濱),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多火山、地震(日本地處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頻繁,不穩定)

3、發達的加工貿易型經濟: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屬加工型貿易型經濟,對外依賴嚴重,要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出口制成品。

4、日本的主要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名古屋工業區、瀨戶內工業區、阪神工業區、北九州工業區;分布特點:日本工業高度集中,主要分布于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地區。

5、東西方兼容的文化:傳統色彩與現代氣息并存,中日文化交流源流長。

6、日本投資措施:擴大海外投資,建立海外的生產和銷售基地,主要向美國、西歐和東南亞地區;海外投資建廠給日本帶來的好處:利用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加入國際經濟技術的合作和國際市場的競爭;保護本國的自然資源,減緩資源消耗,保護本國環境,減少運輸成本的投入。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對其它國家的影響:日本把污染嚴重的企業移到海外,會使其它國家的環境受到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日本從本國利益出發,保護本國資源的意識很強,但是大量進口木材或遠洋超量捕撈,將導致世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資源嚴重破壞,進而導致全球生態環境失調。

7、東南亞的范圍: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國家(共11國):越南、老撾、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世界上的群島國家)、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文萊、東渧汶。

地理位置:緯度位置(10°S——25°N)主要位于熱帶;

海陸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大部分國家都是臨海國和島國,受海洋影響較大;交通位置:位于南北兩個大洲(亞洲和大洋洲)東西兩個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處于“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從歐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邊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氣候類型分布地區氣候特征對農業產生的影響熱帶雨林氣候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全年高溫多雨農作物可以隨時播種,四季都有收獲

熱帶季風氣候中南半島,馬來半島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全年高溫,有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種,旱季收獲

2、東南亞的糧食作物為什么以水稻為主:水稻是一種主產的糧食作物,但它的生產需投入大量的勞動力,并且要求有高溫多雨的條件,東南亞人口稠密,耕進較少,高溫多雨,將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因進制宜的必然條件。

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的分布狀況:泰國、越南、緬旬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上的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上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的棕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是的椰子生產國。

3、東南亞的河流大部分發源于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如湄公河(瀾滄江)、薩爾溫江(努江)、河流特點:南北縱列、山河相間,河流上洲流經山區,兩岸高山聳立,水流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下洲河谷展寬,水流緩慢,泥沙沉積,河岸兩側形成沖積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縱橫,地勢低平而土質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4、為什么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這些地方土地肥沃,地勢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是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重要農業區,也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我國的重慶,武江,上海。

5、印度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國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鄰國有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印度的地形可以他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西馬拉雅南側山地,中部為恒河平源,南部為德干高原。

6、印度的人口總數己經超過了10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在國,50年間印度人口增長了近三倍,印度人口問題的主要特點: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獎勵計劃,但是印度廣大農村的傳統觀念還十分強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印度人口每年凈增量會越來越大。印度由于人口過多,使印度無論是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還是人均糧食產量和鋼產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這就說明,人口的過度增長會對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7、印度的大部分地區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雨旱兩季。雨季(6——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西南風),旱季(10月——次年5月)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東北風)。季風使得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如是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的時候,形成水災,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的時候就形成了旱災。

8、印度糧食迅速增長的突破口在于推行了“綠色革命”。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勢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麥則主要分布在降水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這也說明農業生產和自然條件的關系是極為密切的。

9、印度的工業,英國統治時主要發展紡織工業和采礦業,這是由于英國出于本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印度工業嚴格控制,印度當時科技水平相當落后,獨立后,印度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重視培養科技人才,努力發展本國工業,主要有:鋼鐵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織工業,而且在原子能、航天、計算機軟件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10、俄羅斯自然概況:

①地形:比較平坦,以平原為主,烏拉爾山以西為平原,以東依次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同地。是世界上面積的國家,東西長1萬平方千米,南北寬約4000千米,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千米;

②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各地差異較大,北部有終年寒冷的極地氣候,南部有地中海氣候和溫帶草原性氣候,東部是溫帶季風氣候。俄羅期的氣候牲: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

③河流與湖泊: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水力豐富,最主要的內河航道。鄂畢河、葉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凍期長。貝加爾湖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地區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主要礦產有:石油、天然氣、煤、鐵礦、有色金屬等,產地主要有庫爾斯克鐵礦、庫茲巴斯煤礦、秋明油田。

11、四大工業區: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亞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這里是俄羅斯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主要有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工業部門;

以圣彼得堡為中心的工業區,分布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波羅的海沿岸。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天業十分發達。也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篇2

    其次要寓教于樂,樂中求知。因為尋求趣味和快樂是學生的天性,教師寓情趣于教學之中,輔以新穎的教學方法,精湛的教學藝術,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做到樂中求知。

    再次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發展學生個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形成掌握、興趣意志的培養與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相輔相成的。教育的本身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培養習慣。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這樣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學習活動最重要的方面,提高學習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健康的發育成長。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本問題中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提出自己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第二種情況是提出的問題不夠深刻;第三種情況是提出的問題很適合,有一定探討價值和討論意義。以上三種情況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幾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思維特點,靈活地掌握和運用,只有這樣才能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學科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因此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就十分重要。

    改革教學方法不僅要重視對成功的教學方法、經驗的推廣和運用并不斷改進和完善,推陳出新,而且還要大膽創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合適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方法,既要發揮教師的功能使學生學會,又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會學;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重視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要把好的教法組合在一起,形成最佳的課堂教學藝術,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四.重視利用電化教學

    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現代化教學儀器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色彩鮮明的聲像教材,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師多方面關注學生

    當今社會要求人才有多方面的技能,為此素質教育提出要求:教師除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外,還需要關心學生的身體。在學習之余還要讓學生多參加體育鍛煉,這樣學生才有健康的身體投入學習之中,發展學生的才能。

    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學會同學之間團結,不拉幫結派;要用寬容心對待同學,不要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大動干戈;如果在學校受欺負或者有幫會的人找自己的麻煩,要告訴老師和父母,及時加以處理,而不能把委屈或傷害默默地埋在心底

    現代社會留守兒童增多了,學生心理日趨復雜,加之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氣對學生的影響,因此素質教育可以說是一項十分艱巨而又細致的工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的職責是無私的、崇高的,更是神圣的,作為教師的我們任重而道遠。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必須盡力做好自己的職責和自己的教育工作。

    總之,素質教育提出了要求:我們教師要設法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大家清楚,語文課是基礎課,在素質教育中更應該發揮重要的作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是每一個教師的追求,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在完善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真正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孝大.教學創新的探索[J].中小學管理.2000(01)

篇3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方式有:動能重力勢能;動能彈性勢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

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3.熱量的計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

②Q放=cm(t0-t)=cmt降

1.熱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qm;(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簡單機械和功】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或寫成。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盤山公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電路】

1.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2.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4.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5.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6.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7.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9.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10.并聯:把電路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并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1.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

2.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5.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千歐(K)。

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4.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原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篇4

一、知識銜接點梳理

二、一些知識銜接的教學思考

1.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是一個重頭戲,初中的“身邊的化學物質”通常只選取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具體物質,將其安排在有關主題中進行學習,學習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初中“空氣、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屬”這些主題時,教師可以在原來機械記憶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導讀等方式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2.初中“復分解反應”的主要學習內容為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條件”不屬于初中基礎型課程的內容,但其可用于準確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并且,高中要求“掌握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對該內容的學習要求為:生成低沸點易揮發的物質(含氣體)、弱電解質(如水、弱酸等)、難溶性物質(沉淀)。所以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作為拓展內容,不過由于知識結構的局限,初中學生沒有學習過弱電解質等概念,進行部分拓展即可:生成沉淀;生成氣體;生成水,以便學生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學習。

3.“氧化還原反應”部分由于較為抽象,理論性強,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都屬于學習的難點。初中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僅僅要求“從得氧、失氧角度判斷氧化反應、氧化劑、還原反應、還原劑”,高中則要求“根據化合價升降或電子轉移來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如果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只從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對于學生在今后的高中化學學習中形成化學的思維方法十分不利,學生要從原來的“得氧、失氧”到高中的“化合價升降、得失電子”,再到緊跟著的“電子轉移”,跨度無疑是相當大的,而且在認知方面也有沖突,學生更多的會感到無所適從。

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較為簡單的、也是較為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CuO+H2Cu+H2O”,讓學生先從得失氧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引導學生過渡到從化合價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學習從化合價升降的角度判斷氧化劑與還原劑。在教學中,初中教師還可讓“雙線橋法”部分先出現在初中教學中(忽略得到及失去的電子數),例如,從化合價的角度分析“CuO+H2Cu+H2O”反應時,自然地進行標注:

這樣,既有利于初中“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又為學生做好了相關的知識準備,為高中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4.在物質結構的學習中,現行初中基礎型課程對“原子結構”沒有做任何學習要求,僅要求學生“理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構成原子”,但同時學生要記憶一些常見元素的化合價,現在初中教師在教學中不涉及原子的結構、核電荷數、電子數等,因此當學生在初中記憶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時,無法從理性角度進行理解型記憶,而只能用“唱山歌”式的方法死記硬背,學習效率低下。高中則要在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學習包括電子式的含義及書寫、化學鍵的種類、元素周期律等知識,而此時學生還要從原子核學起,跳躍性頗大,一時很難適應。所以,在初中的教學中可讓學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微觀結構,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包括增加一些典型的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結構的學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意義地記憶元素化合價,又為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有一個良好的鋪墊。避免了對學生造成認知的障礙,導致新概念的學習面臨著前概念缺失的嚴峻挑戰。

5.在初中學生學習酸堿鹽時,現有的對酸堿鹽的定義實際上在科學性方面有很大的謬誤,如果要學生透徹理解酸堿的通性及鹽的化學性質、很好地辨別酸和酸性物質以及堿和堿性物質等,“離子”的教學無論如何也是不應該被忽視的,教師如果要強調酸的通性是由“H+”決定而堿的通性是由“OH-”決定的,學生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離子”。因此,適當學習一些簡單離子應該是很有必要的。

6.初中教材中雖然也曾出現過強電解質的電離,但現在的二期課改內容已將此完全舍棄,而電離是高中電解質溶液學習的基礎,直接影響到高中該部分的學習。若高中的學習沒有初中一些簡單的“電離”知識作鋪墊,學生到了高中學習“強弱電解質”“電離平衡”“離子反應”“鹽類水解”時就會感到難度增加太快、坡度太大。因此,初中的教學中可“知道”為學習要求對“鹽酸、硫酸、硝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氯化鈉”等的電離知識進行初步學習,為高中的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做好準備。

篇5

初中電學知識不論是什么版本的教材都對電壓、電流的形成、電路、電路的類型及其特點進行詳盡的闡述,并重點要求學生對幾種電學定律予以掌握,以上也是初中電學重要的基礎知識,是解決家用電路常見問題的依據,必須熟練掌握和應用。同時在解決以下家用電路實際問題時均需穿著絕緣膠鞋,手戴絕緣手套等相應防護措施。然后確保有兩人同時在場,以便萬一不測時切斷電源。

一、通過電流的有無判斷電路的故障情況及故障原因

問題的表現:家用電路中會經常出現閉合開關后燈不亮或其他用電器不工作。

所需簡要工具:測電筆。

利用的原理及解決措施:此類問題可根據電流的形成原因和用電器能正常工作時需要的條件來解決,首先利用測電筆檢查用電器進線處有無電流,排除無電情況,若有則看用電器是否完好,發現用電器損壞的情況下則需更換,用電器是完好情況下,檢查出線處有無電流,若有電流則是和用電器連接的線接觸不良(因為沒有形成回路,電流無法流通,測電筆就會發光),重新連接妥當即可,以此類推,發現某一前面有電而回零線之前某一處測電筆仍會發光,則可能是這之間連接點接觸不良,排除后問題便可解除。

二、利用串并聯電路的特點來檢查、安裝家庭電路

問題的表現:不同的家庭居住戶型不一樣,各自的需求也不一樣,怎樣才能尋求一套適合自家需求的電路,以便出問題時查找呢?

篇6

大型的立式原油儲罐是我國目前原油儲存的主要方式,隨著近幾年工業的高速發展和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長,大型的原油罐區紛紛興建,為保障原油儲罐的安全使用,保障原油儲運的正常運營,原油儲罐的無損檢測在保證焊接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滲透檢測對表面開口缺陷的檢測具有很高的檢測靈敏度,與其它無損檢測方法相比,它具有檢測方便,設備簡單等特點,在原油儲罐的焊縫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現就檢測過程中需重點控制的環節,做簡單論述。

一、系統靈敏度試驗及對比試驗

? 1.每個工作班開始之前,在檢測現場使用鍍鉻試塊,按照規定的工藝方法,放入首次檢查工件中進行系統靈敏度試驗,系統靈敏度應達到標準要求的中級水平,試塊使用后要用丙酮進行徹底清洗。清洗后,將試塊放入裝有丙酮和無水酒精的混合液體(體積混合比為1∶1)的密閉容器中保存。

2.當現場環境溫度低于10℃ 時,滲透檢測劑的運動黏度升高,滲透劑滲進表面開口缺陷所需時間延長,應適當增加滲透劑的停留時間,并使用鋁合金對比試塊比較實際溫度和標準溫度下的檢測效果的差別,對檢測方法做出鑒定,對比試塊的A、B試塊的顯示痕跡基本相同時,則可以認定準備采用的溫度低于10℃條件下的滲透檢測方法可行。需要注意的是應使用于低溫的對比試塊和所有檢測材料都降到預定溫度后,再進行對比試驗。由于檢測條件均為現場監測,焊縫根部溫度降到室溫后檢測,不考慮環境溫度大于50℃的情況。

二、儲罐表面滲透檢測的注意事項

1、焊縫清根一般采用碳弧氣刨和砂輪打磨,這兩種方法都有局部過熱的情況,碳弧氣刨清根還有增碳產生裂紋的可能。滲透檢測時,應重點注意。

2、施加滲透劑時,在保證被檢部位完全被滲透劑覆蓋,保持潤濕的情況下,避免滲透劑在根焊處的積存,或流到罐壁上,減少浪費,避免溶劑去除困難和污染。

3、操作時,注意觀察根焊部位的形狀不規則,觀察顯示時注意區分,不能漏掉缺陷也不能誤判缺陷,造成不必要的返修。

4、檢測觀察時,根焊部位不得有陰影,注意觀察的角度或便攜式白光燈的照射角度。

5、盡量避免夜間操作,儲罐表面的檢測位置較為復雜,現場環境復雜,且有高空作業,夜間操作安全得不到保障,光線差,滲透劑的施加,去除困難,顯像劑的噴涂難以均勻,導致檢測靈敏度降低。

6、焊縫根焊滲透檢測完畢后的后清洗尤為重要,必須處理干凈,否則,殘留在焊縫上的滲透檢測劑會影響隨后的焊接,可能會產生嚴重的缺陷。

三、儲罐滲透檢測的安全措施

1、壓力噴罐嚴禁在高溫處存放,嚴禁靠近火源、熱源;處置空罐前,應先破壞其密封性。避免陽光直射壓力噴灌。

2、操作現場要文明整潔,并有切實可行的防火措施,備有專人管理的滅火器。

3、避免在火焰附近及高溫環境下操作,現場嚴禁明火存在。

4、需要對壓力噴罐加溫時,決不允許將壓力噴灌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熱。

5、通風條件差的檢測現場,應增設必要的通風設備。

6、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7、高空作業時,現場必須設置專人監護。

四、儲罐焊縫表面滲透檢測的常見缺陷和顯示特征

1、儲罐焊縫進行清根主要作用是保證焊接質量和焊縫的熔透,常見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縱向裂紋,鈍邊處的未熔合和根部未焊透。產生夾渣和氣孔的可能性較小,此類缺陷清根時一般能夠去除。

2、儲罐的壁板一般使用高強鋼,有一定的淬硬傾向,易產生淬硬組織,此時雙面焊時只存在單面的焊縫,單面焊時根焊的厚度較薄,存在拉應力時極易產生縱向開裂。裂紋的顯示一般呈直線狀顯示,中部稍寬,兩端尖細,有一定的長度。

3、未焊透主要出現在焊縫根部的中間,一般長度較大,主要時焊接參數選擇不當和清根不徹底所致。未焊透顯示呈一條連續或斷續的線條,寬度一般較均勻。

4、未熔合主要出現在根焊中間的一側,有時也出現在焊縫根部中間,一般呈現為直線狀或橢圓狀的條狀顯示。

參考文獻:

[1] SY/T-4109-2005 《石油天然氣鋼質管道無損檢測》

[2] JB/T4730-2005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篇7

    價值取向,就是人們在一定場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動的行為傾向,它來自行為主體的價值體系、價值意識[1]。文化史“內容標準”呈現的內容是課標編制者在唯物史觀指導下多種歷史觀選擇的結果,如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文化史觀、社會史觀等,體現了現代化、國際化、社會化、政治化等文化價值取向。比較古今中外各類文化史,其中存在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科學與人文、社會與政治等文化價值取向差異。

    一、分布情況與統計分析類目、單位的確定

    (一)分布情況

    舊初中歷史課標中文化史內容要點以主題的形式集中呈現,其中中國與世界的古代、近代、現代六個板塊都有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學習主題;新初中歷史課標中文化史內容要點則是按照歷史朝代的時序性分布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課程內容”之后,分散呈現。

    (二)統計分析類目

    根據初中歷史課標的內容呈現,可以將文化史分為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近代文化史、中國現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現代文化史六個板塊,每個板塊又分為學術思想、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宗教、教育、社會生活六類。

    (三)統計分析單位

    以課標中的具體“內容標準”(或“課程內容”)為單位,如舊課標中的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就是一個單位,包括“孔子”、“百家爭鳴”兩個知識點,統計分析以上各類文化史的內容標準條數和知識點個數及其所占比例。

    二、統計數據結果

    新舊課標中呈現的文化史內容標準的條數以及知識點個數統計結果如表1:

    根據表1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內容標準條數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減小,其中中國古代文化史減少幅度較小,中國近現代文化史減少幅度較大,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在初中歷史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個數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對世界近代文化史的關注減弱、重視世界古典文化是學界的共識;中國文化史減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在中國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見,國際化的文化意識比較明顯。

    從表2、表3我們可以發現,新舊初中歷史課標中國文化史知識點個數從古至今的變化呈平行下降的狀態,世界文化史知識點個數從古至今則是古代不變、近代增加、現代下降,近現代的下降也處于平行的狀態。新舊課標比較,中國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現代文化史的知識點個數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見,現代文化史的內容比較薄弱,有待增加。

    根據表2、表3,科學技術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見,隱含著重視科學技術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學主義的文化價值取向。其次是文學藝術,排第二位,其用較大比例突出了我國古代文學藝術的成就,因為它深深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和延續,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傳承。

    中國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學技術從有到無的變化,表明這一時期的科學技術遠不及思想政治、社會等領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學藝術具有救國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時代情懷,其中的“資產階級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學”等都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價值取向很明顯。社會生活的百分比雖減少,但仍體現了關注社會生活的文化價值取向。

    中國現代文化史中社會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學技術略有上升,可見科學技術仍然受到重視,同時與人們生活相關的社會生活史也受到了關注。然而,文學藝術與教育知識點的缺失,顯示了在現代精神生活價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對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動搖,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學藝術下降的比例最大,但關注到了教育(中世紀的早期大學)。然而由于社會生活知識點缺少,使得學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會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學技術在世界近代化進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見,科學化的文化價值意識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導地位,而教育、社會生活等知識點的缺失,反映了價值取向的偏頗會導致對歷史文化認知的偏頗,在工業社會里科學技術的作用最為關鍵,但是同時期教育作用的發揮、社會生活的變化、新的社會問題的出現是不能忽視的。

    在世界現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現代社會日益突出的問題更是關注的重點,社會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日益明顯。

    三、結論與思考

    (一)結論

    1.傳統的文化價值取向不可動搖

    對新舊課標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內容標準條數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中國古代文化史在中國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國近代文化史在中國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國現代文化史在中國現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取向非常的明顯。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現代文化史在世界現代史中的比例,重視世界古典文化的價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類早期創造的輝煌燦爛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后來以至今天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體現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的價值要求。因此,重視傳統文化史的文化價值取向不能改變,也不可動搖。與此相比,中外近現代文化史在近現代史中的百分比則較小,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現代化的文化價值取向較弱。

    2.國際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內容標準條數及知識點個數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國文化史在中國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視程度大于中國文化史,重視中國本土文化的意識弱于重視世界文化的意識。在學習世界史的過程中多學習世界文化史,體現了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識,也體現了當今時代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的要求。

    3.科學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時代的主旋律

    科學技術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據主要地位,在現代文化史中關注的重點雖有所轉移,但是依然是至關重要的內容。在中國古代各類文化史中科學技術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國現代文化史中科學技術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已經深深植入歷史課程中,這凸顯了崇尚科學這一時代主旋律的文化價值取向。

    4.社會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關注的生長點

    在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受到關注的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問題,還包括一些與人們生活接近的社會問題。相關的知識點在中國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則是古代、近代沒有,現代有;中外比較中國史中較多,世界史中較少。社會問題等相關知識點的出現,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歷史社會、現實社會及文化史的社會性。從社會的角度去認識和關注歷史,反映了社會對學習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是靈魂

    政治是文化產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選擇的重要背景,新課標明確提出“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傳承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更好地認識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2],可見政治化的文化價值取向指引著文化史內容的選擇,滲透于整個歷史課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價值取向是歸宿

    選擇歷史文化的精華讓學生學習,是為了學生不僅能夠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還能夠全面發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無窮智慧的歷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學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質和人文素養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創造杰作,也是培養有智慧人的源泉,從人類的智慧中吸取精華,使學生得以更加全面地發展。這些人類文化所體現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價值取向的歸宿。

    (二)思考

篇8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2)03-094-1

由于高中歷史課程以模塊為基本結構,以中外合編的專題歷史為課程體系,這樣就把世界歷史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大大凸顯出來,使之成為歷史課程改革,特別是高中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使高中新課程得以在比較合理的平臺上順利進行,從做好初高中課程整體銜接的目的出發,實施初高中世界史教學銜接問題的有效措施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筆者認為:

一、適量填充初中歷史課程的內容

目前解決新課程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的合理銜接問題,只能從現實狀況而不是理論出發。 最實用主義的作法是:在初中階段做一些“頭疼醫疼”的補缺,使之有較為豐滿的血肉,在相對寬廣而穩固的初中基本知識平臺之上新高中課程才可能得以實施。

補缺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某些“關鍵”內容。所謂關鍵內容,不但在歷史上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使初中學生能夠獲得相對完整的世界歷史全貌,而且對高中新課程的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如,由于俄國的中古社會在初中涉及很少,在高中的政治專題史中也沒有任何鋪墊,所以十月革命的出現顯得陡然。 另外,在初中階段絲毫沒有涉及中古俄羅斯,但是在高中選修一中設有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專題,而且是占有幾課時的專深問題,跨度便自然顯得過大。另外,從國家和地區的重要性來說,在初中階段的世界歷史中是應當涉及彼得大帝時期的俄國歷史。

第二類知識點的補充是從地區平衡的原則出發。2000年以來,出于減輕學生負擔的考慮,對亞、非、拉美歷史越來越不重視,如古代非洲、美洲概況、拉丁美洲獨立革命、亞非拉美的民族民主運動,一戰之后出現的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內容在初中課標中被全部忽略,這顯然對理解高中課程中相關的中外合編主題非常不利。1986年《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歷史教學大綱》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列有古代非洲、美洲概況的知識點。據此編寫的教科書在亞非拉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中介紹了古代美洲三個文明中心。雖然言簡意賅,但是簡要勾勒出西方殖民主義者到來之前的美洲歷史。補充這樣的知識點,可以說有一舉多得之效。

第三類知識點的補充,純粹是從國情出發,反映中國特色。中國是亞洲大國,需要更加重視亞洲歷史和周邊國家的歷史。與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初中歷史教科書相比,我們對亞洲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歷史的忽略相當明顯。以韓國2000年歷史教育課程為例,其特點是對亞洲文明、特別是鄰國文明的高度重視。比如在小學社會科課本中有關中國的篇章有24個,其中用近85%的篇幅從儒家文化的角度進行闡述,力圖說明中、韓、日在歷史、文化、風俗方面的相似和相互影響。在初中社會科初一、二課本中的約300頁內容中,有近60頁專門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在亞洲古代史、近現代史部分的3個單元中,都首先介紹中國的古代文明。無論從地域、文化,抑或現實關系講,中國與朝鮮半島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在整個中學階段對朝鮮半島古代歷史完全忽視,從歷史的相對完整性和外交工作的重要性來講,應當說是較欠考慮的。

二、建構初中世界歷史框架體系

在如何選材以及比較全面反映整個人類歷史的問題上,世界歷史教材選材方面往往有某些獨特要求:第一,要以世界為一全局作綜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忽視各族、各國、各地區人民對歷史總體的貢獻;第二,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問題,文明常常是多中心的,中心不是一成不變的;第三,世界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個個孤立的歷史現象的復合,常常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

篇9

[中圖分類號]G63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5)22-0120-02[ZW(N]

[作者簡介]張瑩瑩(1988―),女,安徽天長人,本科,江蘇省南京市南化第二中學教師,二級教師。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主題學習應運而生,這與歷史學科素材豐富、生動活潑的特點相適應。主題學習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需要教師清晰把握歷史的內涵和外延。把握歷史內涵是指能夠知道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的基本情況,把握其內容,能描述其過程及基本線索。把握歷史外延是指能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把握史實之間的關系,能進行解釋、推斷和區分,并可以在新情境中遷移和運用。本文以七年級下冊《宋元科技成就》為例,對基于內涵與外延的初中歷史主題學習進行了有效嘗試。

一、確立學習主題,理清教學思路

教材是教學的基本資源,課標則是教學的重要依據。初中歷史的學習要依據課標與教材確立主題,這樣才能對教學內容有精準的把握。2011版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是:“通過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指南針、火藥的應用和外傳,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據此,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及火藥的應用和外傳,難點是認識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從教材上看,本課題為“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主要通過講述三大發明讓學生體會到“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作為一節文化課,其內容就是這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及對外交往的反映,與本單元的其他知識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通過對課標和教材的理性分析,采用主題學習的方式更符合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我們創設“小小解說員”環節,要求小組合作在卡片上寫下解說詞并進行展示,重點介紹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過程和進步性、指南針及火藥在宋元時期的應用,最后探討對世界的影響,活動以活潑的競答形式進行學生的反饋評價。所有的設計都圍繞著主題進行,從知識和能力上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全面理解,從過程與方法上讓學生進行合作、分享交流,從情感、態度、價值觀上讓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感受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二、把握關鍵內涵,進行情境渲染

在主題學習過程中,要把握關鍵知識點的內涵,知識點內涵的處理方式要多樣化、情境化,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課上保持旺盛精力,學習興趣、效率得到提高。

在本主題的學習中,有兩個關鍵知識點的內涵需要把握。一是“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句話起到了總領作用,本課的宋元科技成就主要指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有學生學完后會問:“并不是所有的三大發明都是在宋元時期發明的,為什么說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情境的渲染和有效的引導。如活字印刷術,它是對雕版印刷術的技術改進,可以以“宋版書”佐證其歷史價值;戰國時期雖然已有司南,但是北宋的指南針、南宋的羅盤技術更成熟,攜帶更方便,定位更精準;火藥雖然在唐末就已經用于軍事,但是火藥武器廣泛應用于戰爭是在宋元時期。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就會明白,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主要是指三大發明得到了改進,技術已經成熟,運用更加廣泛。另一個關鍵知識點是“燦爛的宋元文化”。如何理解“燦爛”一詞?三大發明固然重要,但其他科技成就也同樣耀眼。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沈括和郭守敬的成就來增進學生對“燦爛”一詞內涵的理解。這樣,歷史概念才能豐滿起來,才能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立體多維的宋元科技形象。

三、呈現點線結合,升華知識外延

主題學習要兼顧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和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要在每一個板塊的講解上采用“點―線”的呈現方式,“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系來理解“線”,就是在掌握歷史內涵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外延。針對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問題,有學生提出:“指南針為什么在宋代廣泛用于航海事業?火藥武器的廣泛使用為什么在宋元時期?”這是很典型的知識點的背景外延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宋代造船業和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很快就被發明出來并應用在航海事業上;宋代各政權并立,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常有戰爭,元朝也在不斷擴張領土,火藥武器自然被廣泛應用。因此,主題學習要注意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它是歷史外延最基本的呈現形式。

除了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外,從“大歷史”的角度看待歷史知識也是一種外延的升華。如講述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時,不僅要采用培根的史料,還要結合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且沒有接觸世界史的實際情況,補充相應的資料,如《圣經》、地理大發現的圖片等,學生了解了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就能理解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歷程的推動作用了。

最后,在總結本課時,筆者出示“()的宋元科技成就”,利用留白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很多學生都會用“燦爛”“鼎盛”等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宋元科技成就在中國科技史上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兩個維度來分析:宋元的科技在中國科技史上處于巔峰,在同時期的世界文明中處于領先地位。“領先世界”這個詞會給學生眼前一亮的感覺,能夠升華學生對宋元科技成就的認識。

基于內涵和外延的初中歷史主題學習,讓學生心中有清晰的歷史事件,有完整的歷史線索,有獨特的歷史視角,彌補了教材的不足,形成了內涵豐富、外延完整的校本課程資源,能夠促使歷史課堂向縱深發展,推動課程改革掀起新一輪浪潮。

篇10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1初、高中歷史課程的異同

1.1從課程設置看

(1)初中歷史課程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個學習板塊。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在每個板塊內容設計上,采用“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線索。(2)高中歷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高中歷史必修課分為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學習模塊,包括25個古今貫通、中外關聯的學習專題,分別反映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等領域的重要歷史內容。高中歷史選修課分為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世界文化遺產薈萃等六個模塊。高中歷史包括9大模塊(必修3個,選修6個)和66個學習專題(必修25個,選修41個)。必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共108學時,6學分;選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選修課每個模塊為36學時,2學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若干個模塊進行學習。從中可見,高中歷史則更重視理解和應用。

1.2從教材內容看

(1)初中歷史教材較通俗易懂、難度小,且大都介紹的是基本的歷史概念和歷史現象,特別強調基礎知識的死記硬背。而高中教材的內容容量增多,設置的練習題目難度增大,注重歷史情景材料的分析和運用。(2)從課程的編寫體例和課程內容的設置來看,也存在較大差異。①課程體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題+時序的通史體例,教材還是傳統的編年史形式,主要以主題的形式,基本按照古今中外的時序,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歷史的時序性和事件發展的先后順序這一線索。高中歷史課程依據“貫通古今,中外關聯”的原則,采用了模塊+專題的體例。時序顛倒、跳躍性大,缺乏連續性和系統性,對學生知識儲備的要求高,初中基礎不牢靠、就會在高中學習時出現歷史知識鏈的脫節。②在課程內容上:初中課程重中國史,輕世界史。初中的三學年歷史教學中,僅初三學年學習世界史,占初中課程內容的1/3,而高中中外歷史所占比重大致相當。

2 學生學習狀況

(1)初中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主要憑借識記,往往缺乏獨立思考,缺乏對原始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對史料的分析辨別、歸納等能力。而高中歷史學習強調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學生要探尋歷史發展的規律和脈絡。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方法,缺乏對史料的分析和思考,導致歷史成績不好。

(2)學生初中階段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處于感性認識階段,基礎知識相對欠缺的,也沒有形成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歷史基本理論和概念的了解比較模糊。而高中歷史課程的內容和模塊專題體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知識儲備,這會導致高中學生普遍感覺高中歷史課程內容偏多,偏深、偏難。

(3)初中歷史教材每課內容較少,教學進度較慢,歷史習題難度較低,學生只需記住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即可很好地應付考試。而高中歷史教材每課內容較多,教學進度較快,歷史習題難度較高,考試注重對學生能力的檢查,很多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需要學生花時間理解掌握,涉及的基本理論、概念比較枯燥、深奧、抽象,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社會生活及社會活動的體驗和感受,這也增加了歷史學習的難度,造成了學習和理解上的困難。

3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3.1歷史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不斷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要了解初中歷史課標和教科書的要求和特點,關注學生初中階段歷史知識的學習狀況,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所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開展教學活動,做到心中有數,教學詳略得當,有的放矢,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和連續性。教師還要大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廣泛的涉獵與歷史課程相關的其他學科,以全新的歷史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2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

(1)適當放慢高一年級的教學進度,給學生講清高中階段與初中階段歷史學習方法上的不同和應注意的事項,讓高一新生盡快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2)通過編寫必要的歷史學習提綱,加強課前預習,適當聯系相關學科的課程知識,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對交叉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注意初高中歷史教材中相關知識點的銜接,對初中學過的知識點應注意復習,理清相同知識點之間存在的細節上的差異。

篇11

一是整體觀。初中生的整體觀普遍還不高,而歷史學科本身就是需要從宏觀上看待的一門特殊學科。

二是歷史理解能力。有些歷史事件和概念,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是有點難的,需要知道來龍去脈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就要向學生解釋事件的來龍去脈,這就要求教師轉換角色,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三是初中生的記憶力。初中生處在人生的發展階段,是記憶力的黃金時代。初中生的記憶力有著自身的特點:無意識記憶較明顯,隨著心理活動有意性發展,有意識記憶日益占主導地位。這些記憶特點是教師必須知道的,可以根據具體問題設置記憶內容,使用記憶方法。此外,初中生的抽象記憶處于迅速發展時期,歷史課堂對于這種能力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初中歷史的學科特點

一是宏觀性。初中歷史課從宏觀來看,需要培養學生的宏觀歷史觀念,不能割裂歷史,歷史是聯系著的,無論是中國史還是世界史,古代到現代,這些大方向是需要學生把握的,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宏觀、客觀、聯系地看問題。教師應該堅持用唯物史觀闡釋歷史的發展與變化,使學生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聯系世界歷史,拓展國際視野,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二是基礎性。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和記憶能力等特點,以普及學生的歷史常識為主要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念和歷史意識,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

三是人文性。初中歷史教學應以人類優秀的歷史文化對學生進行陶冶,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世界、認識歷史,正確地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提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情懷,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四是綜合性。初中歷史關注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展的關聯性,注重歷史與現實的聯系,使學生逐步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對歷史和社會進行全面的認識。

五是記憶性。初中歷史無疑是需要記憶的,沒有記憶就無所謂學習,歷史知識的記憶包括對概念、具體事件,以及時間的記憶等。各種知識點都有不同的特點,當然記憶方法也應該不同,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進行不同的引導。

三、有效教育下的歷史教學方法

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初中歷史,是一門整體性和具體性相結合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古代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縱橫兩條線索,運用整體感觀理解歷史,知道歷史的發展特點和世界的整體性,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

二是重視理解記憶。歷史知識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理解的,如果沒有理解那就談不上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理解課文,從課文中選取關鍵知識進行解釋。作為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學生的難點和疑點在哪里,以便更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和知識點。

三是講究記憶方法。記憶歷史知識是學習歷史的重要內容,根據不同的知識點采取不同的記憶方法進行記憶才能真正事半功倍。作為歷史教師,本身就應該牢記重要的歷史知識,進而要學習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對學生進行記憶方法的訓練和傳授。比如,在記憶沒有相互聯系的幾個詞的時候,可以采用故事記憶法,將這幾個詞聯系起來編成一個故事。這樣的方法使學生既記住了知識點也能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故事性,感受到學習歷史的快樂,獲得成就感。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色精品视频| 成人噜噜噜噜| 爽死777影院|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在线电影看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 日韩免费一级| 中国动漫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中文字幕一级片| 色播五月综合网| 欧洲美女免费图片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美女一区二区久久| 999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三级小说一区| 黄色一级片在线| 大片在线观看网站免费收看| 欧美大片欧美激情性色a∨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涩涩视频| 澳门av一区二区三区| 爆操欧美孕妇| av网站免费大全|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动作大片| 日韩理论片在线观看|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 成人激情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成人ar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91精品在线观看国产| 成人在线分类| 精灵使的剑舞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网页| 高清国语自产拍免费视频国产| 夜夜躁很很躁日日躁麻豆| 青青青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五月天婷婷亚洲| 成人免费网站入口|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无字幕|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欧美日韩激情美女| 综合精品久久久| 91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美女精品一区| 午夜欧美精品| 日韩理论电影大全| www.豆豆成人网.com|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字幕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91丨九色porny丨蝌蚪| 老司机午夜精品99久久| 精品9999| 午夜视频一区| 一个色综合网| 日韩激情免费|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竹菊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国产极品| 久久中文字幕导航| 77成人影视| 国产一区精品二区| 成人综合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按摩| 欧美xo影院| 天堂中文av在线资源库| 伊人影院蕉久影院在线播放| 91av资源在线| av午夜在线| www.成人.com| caopen在线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欧美| 九七久久人人| av在线免费播放| 污视频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网址| 尤物yw193can在线观看| a级大胆欧美人体大胆666| www成人免费观看| 中国色在线日|韩|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 伊人www22综合色| 美女福利一区| 国产传媒欧美日韩成人精品大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第一天堂| 亚洲影音一区|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女主播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精品美女国产在线| 欧美精品 日韩|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 亚洲第一精品夜夜躁人人爽| 亚洲午夜av久久乱码| xvideos亚洲| 日韩美女av在线免费观看| 91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看| 欧美一级裸体视频|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黄大色黄女片18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成人午夜精品福利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1| 成人黄网18免费观看的网站| 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性孕妇free特大另类|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国产一区日韩欧美|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不卡影院| 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啪啪网站| 日韩av免费一区| 日韩一二三区不卡在线视频| 男人的天堂日韩|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国产手机视频在线| 日日干夜夜操| 欧美成人三区|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激情| 欧美高清在线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丰满少妇xxxxx|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欧美a v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 91www在线观看| 日本暖暖在线视频| 久草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特级西西人体wwwww| 成人免费一级片| 夜夜操夜夜骑| 操你啦视频在线| av中字幕久久| 99精品一区二区| 4438x成人网最大色成网站| 4p变态网欧美系列| 白白操在线视频| 伊人在线视频观看| 免费永久视频| 午夜毛片在线| 日韩88av|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国产 高清 精品 在线 a| 中文字幕12页| 在线观看xxxx| 热国产热中文视频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日韩和欧美的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91视频 -- 69xx| 岛国av中文字幕| 成人观看网站a| 伊人久久精品| 国产黄人亚洲片|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 国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制服丝袜高跟| 国产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天天色综合久久| 午夜小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频道| 亚洲一区av在线| 国产99久久久欧美黑人| 在线观看亚洲色图|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一| 四虎成人免费在线| 欧美一区精品|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亚洲综合大片69999| 国产女主播喷水高潮网红在线| 欧美日韩综合高清一区二区|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污| 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97电影在线| 美女国产精品|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区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之合合综合久久| 美日韩一级片在线观看|